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 > 正文

兄弟窑洞设计方案[兄弟窑洞设计方案图片]

作者:admin日期:2024-05-02 23:48:02浏览:19分类:资讯

  我的长征官博

李长晏,给你七天(《我的长征》10月2日)

  “根据节目组的相关规定,我作为随队大夫,代表节目组宣布李长晏的陪护决定”,清晨队伍出发前列队时,李启庆大夫站在队伍面前宣布道,“节目组给李长晏七天时间,在大部队后面跟行,如果七天之内追不上大部队,将予退出!”

  制度严格且残酷。

  李长晏的七天,包括9月30日和10月1日的两天追赶,也就是说李长晏只剩下五天的追赶时间,不过好在这期间有两个休整日(一个整天,两个半天),但是对于李长晏每小时2公里的行军速度来说,依然是个考验。不过他的队友们都持较乐观的态度,有的是因为相信团队的力量,有的是因为相信李长晏的意志力,不一而足。

  大部队正常行军,韦燊、陈宗富、孙君安、李长宴则组成陪护小分队在后面追赶。

  李长晏,

  给你七天,

  顶住!

  [这只队伍少了四个人,韦燊、陈宗富、孙君安、李长宴在后面若干公里后正在追赶大部队。]

  附:队友采访

  张浩然

  记者:你对李长晏追赶上大部队有信心吗?

  张浩然:我挺有信心的,这五天让他走100多公里,还挺轻松的。

  记者:你的信心来自哪儿?

  张浩然:一是自己观察到的,因为昨天有一个按脚的大夫给他按完以后,晚上他从他的屋子到我的屋子,我发现他比昨天我陪他走的时候要轻松多了,这是一点;再一个就是他自己很有信心,我觉得一个人对身体的把握是很有信心的,特别是我们年轻人,他觉得他自己挺有信心的,我相信他;还有就是,今天早起,看到他身体状况挺不错,脚明显比昨天好多了。

  记者:如果说过了五天,也就是后天,他掉队很远的话,你作为队长,也作为他的朋友,你们将采访什么措施来救助他?

  张浩然:我们已经协调好了,现在依照他个人的意愿,让他用这种方式在后面跟着走,能走多远就走多远,尽量在中秋之前(10月6日)赶到,但是我们也有另外一条协定,就是如果他自己感觉不舒服,会第一时间给我打电话,我们采取板车或者担架来救助他。

  记者:他会同意吗?这么轴?

  张浩然:我们已经商量过了,他自己可能也意识到,会涉及到退出,如果发现自己不行,会尽量叫我们的,不会那么拗。

  但我现在担心一个问题,就是这五天之内他赶上是没问题的,但是五天之后,他赶到了,他的情况好转得不是特别大,那就挺危险的,按照节目组的规定,他肯定要退出,这是我担心的,所以我就劝他,如果五天之内,脚好转不明显,就给我打电话,后三天,让他静养,也要比走三天强得多。

  记者:如果用板车或者担架的话,你会去帮助他吗?

  张浩然:会。

  记者:但是你是队长,你要管大部队。

  张浩然:有人会管,这个已经安排好了,我觉得只要不影响正常的工作,作为兄弟,兄弟有难的时候,应该上去帮一把,从面试到现在已经半年了,一起走路也有五个月了,大家都有了感情。

  童知微

  记者:你对李长晏追赶上大部队有信心吗?

  童知微:我对他们还是有信心的,毕竟有韦燊、陈宗富、孙君安他们在。

  记者:也就是说,你相信队友的力量。

  童知微:是的,相信队友的力量,但凭一个人肯定是赶不上的。

  记者:如果赶不上怎么办?比如说第五天还没赶上的话。

  童知微:我觉得他如果实在不行,他会向我们求援的,他说过我们应该相信他,如果不行,我们会用担架把他抬过来。

  记者:那队友受伤了怎么办?

  童知微:不会的,我们轮着抬。

  记者:你会去抬吗?

  童知微:我会的,这是我们每个队友的职责,我觉得很多队友都会去抬。

  张继业

  记者:你对李长晏追赶上大部队有信心吗?

  张继业:五天之内赶上,还是有信心的,因为毕竟有两天的休整(一个整天和两个半天),但是对他赶上大部队之后的行军比较担忧。

  记者:担忧什么?

  张继业:因为缝了四针,拆线一般要十天,我缝过,头两天是肿了,疼,后两天线还长在里面,脚每天要走路,会很难受。

再见,遵义(《我的长征》10月2日)

  清早从遵义县枫香镇出发时,天还阴着,看不出来是会转晴还是会阴雨绵绵,一出镇子,就上了土石公路,路上有积水,泥泞不堪。天气凉快,少了灰尘,只是脚底下很不利索,查阿姨(查卫星)说仿佛回到了湖南的行军,走在红军小道上,鞋上沾满黄泥,像踩着松糕鞋。

  这支队伍只有21人,韦燊、陈宗富、孙君安在后面陪着伤号李长晏。

  早上出发时,队长邵夏珍宣布说,队伍将在10月6日开一个中秋晚会,并把节目筹备即导演一职交给了胖洪,路间休息,胖洪说,他会在中秋的前一天,来构思整个“秋晚”(中秋节晚会)。至于节目形式、架构、谁上谁不上,现在还不方便透露,本官博将会在近几天对《我的长征》秋晚导演胖洪进行专访,敬请关注。

  中午时分,《我的长征》队伍正式踏入金沙县木孔乡(木孔朝天椒很有名气),终于走出了迂回近两个月的遵义及周边,没人欢呼,甚至没人意识到已经走出了遵义,往金沙县的县道上,正在铺路,沿途是沙石堆及运沙石的卡车。

  午饭后,天空转晴,队伍要赶至金沙县岚头镇。

  再见了,遵义!

  (行军简报:遵义县枫香镇——金沙县木孔乡——金沙县岚头镇,35公里,阴转晴)

  行军 道路泥泞

兄弟窑洞设计方案[兄弟窑洞设计方案图片]

  

  行军 乡间小道

村里来了牛魔王(《我的长征》10月2日)

  “啧,真大!”

  “太威猛了!”

  “这哪里是牛嘛,明明是大象嘛!”

  ……

  在队员们阵阵称奇声中,下寨村的老乡说这西门塔尔种牛重达1.7吨,是普通大牛的3倍重,价值6万元,语气透着自豪。

  下寨村离金沙县岚头镇大约2公里左右,是一个典型的贵州山地村寨,2004年,下寨村开始调整产业结构,一部分耕地依旧种着粮食,另一部分耕地则改种牧草,用来养殖肉牛。牛是从美国进口的,叫西门塔尔牛,体型硕大若象,如开头所述。

  下午四点,《我的长征》一组队员:董峰、查卫星、洪云、张继业、孙瑞前往下寨村参观养牛。

  下寨村全村240户,有46户做养牛试点,其中村民薛占军贷款3万元,养了5、6头牛,其中有两头已育有小崽。

  在薛占军家的操场上,队员们就养牛致富和老乡展开讨论,耕地少是养牛更大规模化的瓶颈,董峰提出是否可以做产业分工、如把全部耕地用来种草养牛、然后用卖牛的钱来买粮食吃的可能……具体情况请收看《我的长征》近期节目。

  在回来的路上,队员还津津乐道,那牛,真牛,比牛魔王还牛。

顶极公牛(牛魔王)

下寨村肉牛养殖草地

一头“惊恐”的小牛崽

薛占军家的肉牛

和老乡探讨养牛

  董峰 我的长征

  

  

我的长征:种牛

  一夜的秋雨带来一些寒意,对于行走天地间的我们这是最舒适的时节.

  老天在我们出发的时刻恰倒好处地停止了雨滴,三十五公里的走泥丸后,我们的裤腿后面全都成了挡泥板.中午在木孔乡政府食堂的凳子上午睡后,没有留下垃圾,但墩下了足可以养盆花的泥土在上面.三十五公里一水的砂石路,柏油大道已经有了基础,我的长征推迟一年,会有很多砂石路变成柏油大道,我们行进在跃变的瞬间,不早不晚.

  参观了岚头镇的养牛示范基地.1700公斤的进口种牛开了我们的眼界,它的脊背有一米六高,胯下的蛋蛋像一对大个木瓜.身价人民币六万.一天的口粮要一百多公斤上好的草,鸡蛋是每餐后的甜点,住的栏舍在当地的建筑里可算鹤立鸡群,还有专人打理照顾它,它的任务很单纯和有趣,只是每天养满精蓄好锐后再一梭子奉献出去.这种待遇不算过分:全村的母牛都指定要它来播种.用当地干部的说法:它肩负着改变当地牛种结构的重任.行履匆忙,时间短促,但交谈甚欢:我们早来了五年,正好可以见证现在,预言未来.

  胡吗个口气暧昧的说:你问一天干几次肯定不能播.我问了那么多好问题为什么没记住?再说这正是这位爷全部价值的关键所在呵.不是吗?

  据说日本小学生的免费午餐中,鳗鱼是政府强制要求摄取的;希望不远的将来,中国孩子的学校餐中能有一块金岚牌牛肉.到那时,我正好可以讲讲这块西门塔尔牛肉的远祖历史.

  陆昶全 诸葛庐

  

  

  

秋天的问题

  正所谓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前些日子,当我在行军路上看到树叶一片一片地往下掉的时候我知道秋天来了。于是每天在路上想念很多地方的秋天的美便成为一项必修的功课。不过在我还没有品尝够秋天的味道时,秋天就冷不丁地让我开始体验它的苦恼了。

  9月30日,我们从贵州平正仡佬族乡赶往遵义县枫香镇。由于夜里刚下过雨,道路十分泥泞。出发一个多小时,当队伍还在湿滑的山道上艰苦地跋涉时天又下起了雨。刚开始还只是淫雨菲菲,不过后面却大了起来。于是,为队伍安全起见,晃悠和我之前预定的短程路线基本作废,我们只能绕着公路慢慢爬。我们两个探路的也被浇了个落汤鸡。后面,不知道是雨太大还是什么原因,大部队也没有发现我们作的路标,费了很大周折才到达目的地……

  秋天的阴雨天气对我们的衣着是一项考验。保暖防水和透气性是一对矛盾。不管是什么样的穿着都不可能在做到保暖防水的同时而兼顾到透气性。冲锋衣是我们在秋季保暖的重要装备。如果不穿冲锋衣,那么早晨出发时会很冷,行军休息时也会着凉。如果穿冲锋衣,那么它的不透气性又很容易让衣服里头变成桑拿房,里头肯定也会湿透。穿(冲锋衣)还是不穿,这是个问题……

  由于白天越来越短,黑夜越来越长。可以走路的时间越来越少了。经过5个月的磨合锻炼大家现在在各个方面的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以前,连续行军一昼夜或者是八十多公里那对我们来说是不敢想象的,而现在我们做到了。爬山对我们的队伍来说也不再是困难重重了……不过在很多时候,队伍依然很难走成整齐的一队。以前我有一个误区,认为我们既然是重走长征路,就应该像军队那样整整齐齐,步伐一致。但是现在我觉得我们在很多时候走得不整齐这也很正常。在我们的队伍中,年龄不一样,体力不一样,腿的长短不一样,行走的节奏也不一样……有的喜欢一鼓作气狂突猛走,有的喜欢循序渐进缓缓而行。这都是各自的身体条件所决定的。如果要向军队阅兵一样要求我们实在是很难。其实大家已经努力了5个月,但是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以前我们要求快的走慢,慢的走快,大家互相体谅互相牵就。但是5个月的时间表明互相牵就只会让大家都不舒服。在我们5人突击队奔袭娄山关的时候,我们走得很整齐,步调也一致。但那是因为我们都是体力很好的青壮年,而且我们的身材相仿。所以我们可以做到步伐整齐一致。直到现在,我们到底该怎么走,走多长,走快还是走慢,这还是个问题(特别是在秋天的时候)……

  我们还有很多问题。不过时间很短,只能先写到这里。问题和困难并不可怕。现在大家的心态都很好,状态也不是差。我相信,只要大家群策群力,集思广益那就一定会找到克服困难的好办法……如果有好的建议,希望广大心系长征者不吝赐教。拜谢!

  胖洪

  

  

公牛

  这家伙也可能不是来自芝加哥,但的确是来自美国.它一头把我顶在墙上,要不是胖洪还算练过,早被整成墙上的一幅画了.

  剧组的上级的上级的上级指示要加强新农村宣传,队员是五组轮坐,今天是我们组.也记不清是多少次接受这光荣的任务了,我们早己驾轻就熟.但当我们第一眼见到这头公牛时还是吓了一跳,它有十七个胖洪重,和它相比本地土牛全都成了皮包骨的难民.县里花了十来万引进了两头这样的种牛,村里的牛棚装不下,还特地加盖了水泥房.一天保证干一次丶命中率高,这些不算是它的本事,关键的关键是它的后代绝对的优质.村里计划以这家伙的根为根,大力发展肉牛事业,想养肉牛的农户都能从信用社获得几万元的贷款.我们去拜访了一养牛户的家,他家穷得叮叮当,但他贷养了十头牛,想起美好前景,他很兴奋:"要是种地,哪能有这么多收入啊!"

  队伍的路上,我们几个开始了争论:这公牛后代的肉能上北京的餐桌吗?倒底是养肉牛合算还是干脆真接培养更多的种牛合算?

  队中脾气牛的人不少,晏子肯定算一个.我们走了三十七公里晚上到了毕节市金沙县岚头镇,晏子他们离我们有十二公里的差距,他执意不肯坐车来镇里休息,就地睡在了老乡家.晏子,北京瓷器,牛叉!

  刘榛子

  

有感孙女重走长征路-爷爷赋诗勉励

湘云楚水黄花,

风物向秋潇洒。

谁唱十送红军?

悠悠海角天涯。

注:发表于2006年9月2日《人民军队》。

  张继业

真牛!

  十月二号,我们来到了一个新农村示范点参观。这个乡正在发展肉牛养殖业,并建立了自己的品牌。最吸引我们的是他们花了六万元在美国引进的一头叫西门塔尔的种公牛。这头种牛重达1.7吨,性情暴躁,进食量大大。每天光草就要吃掉200斤,这还不算鸡蛋和饲料。它的任务是为当地十里八村的母牛配种,以进行当地肉牛的品种改良。因为它体积大和气侯原因,主人特意盖了一栋两层小楼供它居住。这样的生活条件让队员们赞不决口,好是羡慕。正在这时边上的一位村民跟我说:“小伙子不用羡慕它,它虽然幸福但也是悲哀的!”“为什么?”我问到。“它好吃好喝住别墅有人伺候着,每天还有不同的母牛送上门来。是很幸福!但悲哀是它没法选择它的生活,它没法到山坡上去吃草只能呆在它的小楼里。更没权利选择它忠爱的母牛,每天送来的不管是啥样都是它的工作对象。假如有一天主人抱来一只老母鸡,它也得照常工作,配种!”

  

  薛克耀 大漠戈壁

离开遵义

  第一次到遵义的时候是有点激动的,当第二次到达时正处于刚过完雪山草地的兴奋之中。而第三次、第四次到达的时候就有点很不激动了,甚至有点烦了。

  第三次到达的时候是我们一二渡赤水回头,刚刚从贵州到四川又到云南然后又回头绕了一个大圈回来的,疲惫不堪。

  第四次是到了遵义境内没到市区,完成三四渡之后。7月10号到遵义是第一阶段的长征路完成了,有点成就感;第二次到遵义是因为刚刚过完了雪山,成就感就更有点强烈了;而四渡赤水的路走完后这种感觉淡到几乎感觉不到,原地打转的原因。

  今天从枫香镇离开没俩小时就出了遵义,手机里连续收到的是毕节欢迎的消息。总算又往前迈步了,总算不绕圈子了。毕节是贵州的一个地区,不知道,是国家有名的贫困地区,我最早知道这个地名好象就是因为一个扶贫项目。

  我们进入的是毕节金沙县境内,虽然名为金沙,但我们并不能从这里渡过金沙江。渡过金沙江是很久后的事了,因为乌江天险尚未重飞渡,兵马还没临贵阳逼昆明,所以调虎离山袭金沙尚早,毛主席用兵真如神的成果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

  小魏 主题行走

2006年10月2号 定边---银川

古长城

  定边,从一个边字,就可以推断他的样子。就是一个靠近风沙边缘的边城,有些房子,有些人,有些生意,有些路过,很久很久才出现一个故事。不过,这只是定边还需要定的年代才发生的事情。现在的定边,是一个安定而繁华的小城。

  作为一个西北偏北的边城,钟鼓楼就是这个城市的中心。

  在钟鼓楼周围,铺排开一些街道。有些街道繁华,有些街道古朴;有些人时髦,有些人尘土满面。

  “三边革命烈士纪念塔”,1945年5月动工,9月1日落成。纪念塔高10米,呈四面体,塔身西面镌有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死的安息吧,生的继续战斗,新中国是我们的”。我看见过很多的纪念碑,不过,这样的题词,还是第一次看见。

  在所谓步行街的牌坊,很是繁复,只是在市井里,无法老去。

  我和杨哥在这个不小的城市,走了半天,才在语言不通中揣摩出去往盐池的道路。

  长城就在快到陕西定边和宁夏交界的地方被公路洞穿。三五九旅当年的窑洞直接就挖在长城的墙体中。

  长城就这样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是很老的那种,老的已经没有了武装的门洞,没有了支棱起来的烽火台。老了长城,在一片遥远的荒地里衍生,没有了人工曾经明显的痕迹。

  我为什么会对长城感兴趣?其实,长城和长征一样,和我的生活没有什么关系。可是,做一个中国人,就会被长城和长征所符号化。很难想象,一个中国人不知道长城和长征。虽然不知道也不会对他们现实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我们背负着历史,我们不能不背负历史。可是历史应该怎么背负?

  在烽火台上,我站,我坐,可是那些血肉之躯守护的岁月已经没有了一丝的痕迹。

  长城两边的土地,已经半荒漠化。

  在远方,有成片的晒好的盐池,白灿灿的。以前,这儿是海还是湖泊呢?不然怎么会在现在的土壤中出现这么多的盐。

  我睡在沙土中,不软不硬,不冷不热,很安静.没有风,也不急着赶什么.就这样,很好.

  盐池的8600余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横亘着四条隋、明古长城,总长度186公里,有“中国长城博物馆”之称。

  顺着长城走,走久了,就感觉到了萧瑟的单调。

  我们到了盐池县城,晃了一圈 ,没有什么意思,直接上车去了银川。

  银川火车站,外面就是一广场。看到那种仿天安门的建筑,我第一时间,感到的是一种错愕。不过,除了这之外,一切都很都市,很现在,很生活。

  找旅馆的时候,随便逛了逛银川。的确是西部的城市,就是繁华的地方也显的很空旷。

  齐振龙

新西行漫记 第一百五十七天-小住窑洞

  现在有的窑洞修得非常漂亮,不单里边功能齐全,外面这贴有各种磁砖;有的还修成了一层楼,楼梯建在外边。

  当然各层的地板还是非常厚的,以防塌陷。我们进入甘肃巳经二十多天了,但一直没住到窑洞,看样子我们只好到陕北去住了。

  机会终于来了,我们在演武乡住在一户居民家里,窑洞不大,宽约2.20米,长约3.00米,里边有一铺坑,炕上放了一个双人海绵垫,正好够我和老马住;地上摆着一个火炉,用于冬天取暖;其它桌椅非常简陋,这些是次要的,关键是体会住窑洞的感觉。主人非常热心,一会给我们打洗脸水,一会送一壶开水,又告诉我们:小解就在院内墙角的桶里,大便需到院外走一百多米有个厕所。

  窑洞里边四周和顶上糊满了报纸,洞顶可能是因为渗水的缘故,有些潮湿,而且报纸巳经脱落,露出一个很深的璺,晚上电灯一亮,马上从璺里钻出一个苍蝇在窑洞里飞来飞去。主人为了节电,安装的灯泡的功率很小,使窑洞里显得很灰暗。

  我和老马躺在安静、舒适的窑洞里,不一会就进入了梦乡。

  …

  按照10年前的相同日期连载251天,心路历程,一起体验吧!

  文中照片由“我的长征”节目组及其他团队成员提供。

  不要忘了帮我们转发和点击右上角关注我们啊!

  赞赏

  人赞赏